评论交流

修古籍,是在听历史和我说话 ——访第三期非遗培训学员、安徽知名古籍修复专家季玉方

出处:宣教处  文字:学生记者 俞睿宸 图片:学生记者 俞睿宸  时间:2016-11-24
字体:放大 缩小

走进浙艺为第三期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开设的教室,老师授课的声音从里面清晰地传来——周六的清晨,这些来自全国八个省份的学员,已经早早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我们的采访对象,安徽省图书博物馆馆长、知名古籍修复专家季玉方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学员。

在季玉方眼里,古籍修复好比医生给病人看病,要对症下药。古书的各种破损、污渍等被修复艺人称之为“书病”,古籍修复自然也有“望闻问切”。研究古籍修复几十年,季玉方已经可以做到一眼看到手中古籍,便可以知道该书用纸、纸张产地等。皮纸、竹纸、宣纸、棉纸……季玉方口中的修复用纸极为讲究,同一种纸张的修复才能保证“修旧如旧”的修复效果。他多年以来辗转在各地旧书卖场,收集旧时的空白账本,无用古书——这些在收藏家心里不太当回事的旧书,季玉方收集起来后,都小心保存,直到遇到需要用纸的古籍,才在边边角角裁下这来之不易的旧纸。

令季玉方担忧的是,虽然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不断重视,许多地方已恢复了古法造纸,但仍然有一部分旧纸没有来源,家里从老一辈人手里传下的旧纸越用越少。他只能四处收藏这些纸张,或者收了新纸在家里存几年,以保证纸张的密度、紧度与古籍最大程度地接近。

除了从祖辈手里接过的那些旧纸,季玉方家中现存的大部分旧书,也是从曾祖辈传下来的,足有一万五千册。这些家传古籍,大多是民国以前的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版本。季玉方的曾祖父季克功和祖父季云章都是中医,大约职业使然,他们收集的以古医术居多,同时孜孜不倦地研究如何修复这些珍贵的古籍。父亲季洪民也在业余时间研究修复古籍。季玉方传承家族遗风,是孙辈里头唯一一个和祖父学习古籍修复的人。从业多年的季玉方在当地已有较大影响力,2013年,安徽省图书博物馆郑重聘请季玉方出任馆长一职。

也是2013年,季玉方去北京参加一个会议,在书店里遛达时,这个爱书之人的视线,不由自主被旁边人手中一本古书吸引。这个人是北京元学文化院院长李健,而这本古书原本絮化严重,修复者对絮化严重的部分做了修复,对没有絮化的部分,却少了最后一道“整托”工序,这使这本书不便翻阅。季玉方当即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种内行人才能一眼看出的门道,让初次见面的李健很是佩服。然而在对方提出请季玉方帮忙修复古书的请求后,他却拒绝了,两人素不相识,若是拿了书从此杳无音信,对方也拿他没办法,季玉方看出这本古书的珍贵,便不愿意做出瓜田李下的举动。在书店分别后,李健在家中思量一夜,第二天还是跑到季玉方开会的地点,执意将这本书交予季玉方修复。来自陌生人毫无戒备的信任,让季玉方下定决心有所回报。他将这本珍贵的古籍带回合肥,几个月后,收到季玉方精心修复后寄回的爱书李健很是感激。这本约在明成化年间的《道德真经》,对作为老子后裔、道家学人的李健意义重大。古籍修复带来的缘分,使两人收获了一位志趣相投的朋友。

作为古籍修复专家,季玉方这次是“跨界”来学习书画装裱和碑拓装帧知识的。他说这段时间在浙艺收获了技能,也收获了感动。

在生活上,无论是浙艺的学生志愿者或是负责老师,都尽己所能地为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学员提供最大的方便。远道而来的客人水土不服,负责老师及时送去就医;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老师会为了米饭的软硬口感亲自和食堂沟通;每天来到教室,学生志愿者早已将开水打好,材料准备好。他说文管系的陈子达老师只要没有会议,空闲时间就会在教室里陪着学员旁听,学员也把陈子达当成了“万事通”沟通,有了朋友一样的信赖。

在学习上,这次浙艺请来授课的老师都是拥有深厚功底的专家或知名学者,这也极大地激发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在浙艺学习的这段时间,有两位来自浙江省图书馆的古籍修复专家,他们的精细与认真 耐心也让季玉方甚为感叹,他们带领季玉方以及其他几位古籍修复学员共同利用课余时间修复了两册古籍,达到了理想的修复效果,这得到了浙江省图书馆两位老师的肯定。合作修复古籍的经历,让季玉方既新奇又受益匪浅。

季玉方身边带着一个厚厚的文件夹,里面满满都是多年来季玉方修复的古籍的影像资料、以及记录有装帧修复故事的照片。古籍修复与他,数十年就这样如影随形。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我心目中的长征精神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