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交流

田沁鑫:戏剧之美与表达

出处:宣教处  文字:王玲瑛 杨晓宏(整理)  时间:2016-12-12
字体:放大 缩小

编者按:新松计划第三期全省中青年创作人才(导演)高级研修班在我院举办。本期培训班师资团队名家荟萃,有杨小青、田沁鑫、李莉、罗锦鳞、彭涛、田蔓莎、刘科栋、周正平、蓝玲、史航、李世博等。院报从本期开始刊登名家名师授课讲座实录,与广大师生分享。

 

我是导演,一直实践在第一线。在上戏讲课时我就提过一个问题,也是我在剧院导戏积累的一点感受:舞台艺术在当下,互联网时代,大片竞争时代,信息量爆炸时代,戏剧内容创作和表演如何与现代观众一起共振?刚毕业出来的小朋友们,在舞台上还是很青涩的学院派表演,显然是跟不上这个时代需求的。

这个时代戏剧市场的需求,大部分来自上班白领,我做过一个数据统计,年龄应该在24-45岁之间,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有消费能力,负担得起平均300元的票价。他们具有一定思辨能力,艺术鉴赏力,走进剧场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思想的启迪,心灵的感悟,包括审美的提高等。我们怎么契合他们,怎么提供他们含金量高的内容,是内容创作要研究的。我觉得戏剧家应该是人文学者、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

一个剧场如何和所有的观众交朋友?首先,必须有自己的文化态度,演员必须有自己的文化气质,不然观众干嘛要来看你?我经常说我们的年轻演员,走到工作岗位你进行的是商业演出,在商业演出的时候,没有观众会再体谅你们是学生,你们刚毕业,因为观众是买票来的,对不起,今天看的小剧场花了120块钱,它本来可以买一件体恤,如果再加上朋友、吃饭、打车等,他起码要掏出近500块钱。那大剧场呢?大剧场票价,北京基本是880、680、580、480、320元,一张320元的票直接就坐二楼去了,观众为什么要掏这样的钱?看完了以后,下次还掏不掏这个钱?所以要建设戏剧的观众群,关键看你戏剧的质量是什么,你和时代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你讲的是不是中国人要讲的故事,你的表演是不是有气质……

很多时候我们的演员身上都有一些通病,一个是年纪轻轻却暮气沉沉,梗着脖子说老师在戏剧学院教我的就是这个样子,带着这个样子的表演一直不改。我觉得演员对自己真正自我形象的觉知,是表演系学生需要认识的事情。还有一个就是不学习,演绎角色时不能准确考虑人物的感知。第三个就是不自信,强烈的不自信和强烈的自负交织在了一起。有时候我就跟他们说,你真不该紧张,心里非常有底上台就会自信。如果演员演了一个晚上脑袋是半蒙的状态,可怜的就是观众。

我们平时导戏,就是通过对市场这些年的感知去调教演员以很快的速度适应戏剧观众的需求,说不考虑观众的这是瞎话,这种话不能信,它就是个形式语言。所以毕业生要以很快的速度来转化社会属性,变成一个正式的演员。

今天我还有一个任务是和15个导演同行来交流一下心得,谈谈创作。我近几年的作品,都在讲中国的故事,因为我深刻地热爱着中国文化。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到今天屹立不倒,还在原址上欣欣向荣,没有亡过一次国的,就是中华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坚韧我非常感慨。前段时间我排了一个戏,根据李敖先生的小说改编的《北京法源寺》。这家寺庙很不一般,站在它的地面,你就感觉得到一种历史的痕迹划过。对创作者来说,要说中国的好就要从具体说起。但我有一个感触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在传播需要“翻译”,用今天的语言方式进行解读。

我和《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合作改编话剧《明》时,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用的是装置艺术家夏小万的玻璃画,就是立体山水。他把国画中的山山水水层层叠加起来,装置在30层的玻璃框里,从一个树梢开始,铺垫到一座山,一架桥……通过透视看立体的国画山水,我突然读懂了中国国画。我们现代人的眼神是摄影眼神,可古时候的画家是拿着毛笔的,他凭着记忆谋篇布局,体现的不是一个瞬间。最典型的就是《清明上河图》。夏小万把中国国画用现代装置艺术推进了一步,使国外更多的人认识中国国画的原理,一层一层的递进,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北京法源寺》这个戏我结结实实写了12稿,主要讲戊戌变法前十天的事,光绪皇帝密诏出宫,交给维新变法人士紧急商议,意思是朕位不得保,何况其他。然后维新派夜访袁世凯,想解决中国变法之困境,最后失败。剧中人物有慈禧、光绪、袁世凯,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以及北京法源寺里的大和尚、小和尚。他们是三个空间的人,通过编剧也就是我,把这三个空间打通呈现。这部戏的空间结构很复杂,我觉得现在的编剧应该考虑这种结构空间的建立,舞台上应该考虑建筑空间形式。

再谈到戏剧语言,真不怕大量台词,台词漂亮你就超越了电影,超越了其他的艺术形式,话剧的艺术能力就出现了。比如《北京法源寺》里慈禧的发言。慈禧太后这个角色我们查了大量资料,很想知道慈禧在朝上是怎么说话,她是不是有政治家素养,还是一个没文化的老太太?我们找到了曾惠敏公日记,就是曾国藩的大公子曾纪泽写的,他出访英法前被太后召见,里面有一段太后跟他的谈话原文。太后说从天津到上海要走多少日子,国书是否备齐,住房如何定居,你所办的事需与大臣们随时商议讨论,你出洋奏报如何递来等。我们就把这一段话搬到舞台上,让著名表演艺术家奚美娟老师在那自己一个人说。我们给奚美娟老师穿仿制得一模一样的衣服,花盘底也是,鞋面上全部是绣花和宝石,头饰也一样,加上奚美娟老师也是长脸,端坐在那里,第一次合成时我自己都被震惊了,太像照片流传下来的慈禧了。还有康有为的人物塑造,梁启超的、谭嗣同的、李鸿章的,我们基本都是还原历史的。(展开略)

    我今天主要想借《北京法源寺》这一出戏来分析一下我们中国的大剧场,大剧场规模的戏剧该怎么做,如何面对一个观众群的期待,给他们看到结结实实黄金一样的内容,使他们真正意义上能够亲近我们的戏剧。我觉得小剧场搞到现在已经可以了,就这么搞着吧,长时间的遗忘大剧场,这是一个损失。

(主讲人田沁鑫现为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因篇幅所限,本文有删节。)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谁解其中味——2016年浙江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展演越剧《红楼梦》专场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