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艺动态

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卧虎藏龙

出处:宣教处  文字:俞珂瑶 王玲瑛 图片:俞珂瑶   时间:2016-06-24
字体:放大 缩小

一个月前,来自全省各地的一群人走进浙艺,成了学院首批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学员。他们当中很多人身怀绝技,从事非遗行业多年,被认定为非遗传承人。他们也是勤学不辍的一群人,再次走进熟悉又陌生的课堂,像海绵一样一刻不停聆听吸收。

来自宁波奉化的袁建增从事手工造纸行业多年,对手工造纸的材料、制作手法和纸张好坏非常了解,专门给图书馆、天一阁、武汉大学等地供纸。谈起这次来参加培训,还要从前段时间2016东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宁波展出说起。展会上展品琳琅满目,用的原料都原汁原味,这让袁建增意识到从前对外界信息有点封闭,自身知识的涉猎面还很窄。奉化文化馆馆长问他是否需要报名参加浙艺的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他当即就报名了。来到浙艺后,陶艺、古籍修复、书画装裱……一个月的课程很满,让袁建增收获颇多。“这些手艺都还是第一次接触,无论装裱还是古籍修复都需要用纸,通过学习,对纸更加了解了。古籍修复课的时候亲自动手做线装书装订,是以前没碰过的,这次接触面特别广,很多关于纸的思考更深入了。”

有手工造纸的的非遗传承人,自然也有活字印刷术非遗传承人。王法炉是来自温州瑞安的中国活字印刷术非遗传承人,这项技艺,已经在王家绵延700年。王法炉所在的浙江省瑞安市高楼镇东源村也一直以“木活字印刷”闻名。他说,“我10几岁就开始印家谱,做了很多年。由于科技进步快,大多印刷已被电脑打印复印取代。仍然抱守古老技术不变,木活字印刷业就会艰难。”王法炉就想到开发线装书,比如家谱、古籍、佛经的编修与印刷等,全部需要手工制模、刻字、制版、印刷等,电脑无法替代。王法炉原来也学过制作线装书,但一直做得不够精致,这次在培训班跟着汪自强等专家学会了托绫、包角等,做出来的线装书漂亮了。培训班结业后他说马上要赶到湖州去找绫或者绢,引进到活字印刷中。他说,这次培训接受了很多名家老师的指导,授课师资实力非常雄厚。在培训班也结交了很多朋友,比如有20多年装裱经验的周永勇,是这一领域的专家级人物,跟着他也学了许多装裱技能,两人还合作了一个8米多长的《金刚经》长卷装裱,是很难得的经历。

这培训班52个人当中,有65岁的爷爷辈,也有20岁出头的“90后”,班里即使是年轻人,也在非遗的路上摸爬滚打了多年。同学之间在没有老师授课的时候,他们经常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帮助。

倪柏钦是萧山的非遗传承人,从当学徒那会儿算起,从事书画装裱行业快20年了。做起装裱来,动作可麻利了,喷水、刷浆糊……一下子就搞定。他说:“裱画的过程就是和古人交流的过程,要把它当做一件艺术品去做。来培训后,我对装裱的思路大不一样,信心也有了提升,更有干劲去坚持这项事业了。”

凌稼在老家做裱画很多年,在培训班上专家汪自强的课,看大师做裱画示范,眼珠子动都不动一下,深怕漏了任何细节。“虽然做这行多年了,但看了专家的示范才知道人家为什么能成为专家,究竟还是和我们不一样。”她说。来浙艺学习一趟,凌稼觉得还挺好玩的,拓片、拓包这些都是新学的,没事就去陶艺室做陶瓷,刚开始连泥胚都拉不动,后来又尝试画瓷盘,觉得很有意思。平时上课都是分组合作,认识了很多朋友。

一个月的学习丰富多彩,平时学院也组织培训班去富阳、嘉业藏书楼、丝绸博物馆、浙江图书馆等地参观学习,还去古玩市场现场教学,观摩古籍藏品等,还有名师来讲座。结业再即,学员们放弃中午午休时间,加班加点地制作展品,精心布置自己的结业展,为一个月的学习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袁建增(右)
 
王法炉
倪柏钦
凌稼(右)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美术系党总支组织开展各类党员专题活动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