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交流

董卿:看一眼文字,你就知道它有多好

出处:宣教处  文字:马黎  时间:2017-03-09
字体:放大 缩小

从春节晚会到《中国诗词大会》,2017年的荧屏,董卿是个不容错过的主持人。张口对上《红楼梦》的“送我上青天”,即兴朗诵叶赛宁的《我记得》,用双目失明的博尔赫斯的话来鼓励一位盲人选手,人们热搜“150秒重新认识董卿”,却不知道光环之后的董卿,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董卿没有微博,也很少刷朋友圈,如果拿到主持台本,她的一天是这样的:从早上起床开始到凌晨,这中间几乎不挪动,因为要查很多资料。甚至,很多同事也不知道,从舞台上转过身去的董卿是什么样的?直到《朗读者》出现——2月18日,每周六晚8点,这档全新的文化情感类节目,在央视一套播出(央视三套播出时间为每周日晚8点)。

  主持人董卿,制作人董卿。这是自1994年进入浙江电视台后,董卿20多年电视生涯中第一次转型做制作人。与之前的文化类节目相比,《朗读者》的文化元素更为纯粹。而董卿与节目组的初心,是想在多元视听的当下,将被遗忘在角落的文学“打开”,让情感以及人生的历练走向文学。

  《朗读者》的定位和风格是董卿定下的。这档节目的形式基本是这样:一个嘉宾——大部分是来自社会各界有影响力的熟脸,首期亮相的有濮存昕、柳传志、许渊冲、蒋励、张梓琳;也有一些是“素人”,比如第一期里“鲜花山谷”的两位主人公,他们会先聊一段自己的小故事,然后朗读一段文学作品,但所有人朗读的文本,都跟他们的人生经历有关。

  董卿喜欢文学和艺术。20多年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那时候叫浙江艺术学校)几乎每一位接触过董卿的老师都这样说。

  1990年到1992年,董卿在这所学校读书。然后,很多人发现,她的经历里还有一段时期是“浙江话剧团的演员”。1990年,浙江艺术学校对外招收了一个20人左右的“话剧班”,这个班很特殊,招的全是高中毕业生,也是学校唯一的两年制高中专班。

  当年,负责管理学生的学生科长梅跃进说,当时的浙话年轻演员缺失,需要接班人,为了给剧团输送人才,直接开了一个招收高中毕业生的班。嘉兴一中毕业的董卿,被招了进来,那时,她还叫董晋卿。

董卿当时的班主任,是上海戏剧学院外国文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杨和斌。梅老师说,董卿特别喜欢文学,所以和班主任特别聊得来,在文学上非常有共同语言:“她和别人的看法不同,不太去争,因为喜欢文学,总是和别人有些不一样。”

董卿是一个特别劳力劳心的人。在《朗读者》中最坚持的是谁来读、读什么,这是她和整个团队反复考虑的东西。差不多有一半以上朗读者是她去邀约的,她要把自己的想法充分告诉他们。

  第一次做制作人,为什么会选择“朗读”这么安静的节目?董卿说,“朗读”是一部分,“者”是一部分,“朗读”有关文字,“者”与人相关。文学是宝贵的财富,各种各样的人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这两部分都是她比较感兴趣的。所以,不仅仅是朗读,而是你看到的人——人在生命当中发生的故事、留下的痕迹、他遇到的人、给他带来的影响,这些造就了他在台上的朗读。

  《朗读者》有一个线下的“朗读亭”活动,目前一共有5个城市,杭州也是其中一站,这是因为董卿在杭州生活和工作过,本身对这个城市有感情,杭州有文化内涵,这个城市有独特的文化地位、人文景观,她觉得杭州人的气质、面貌特别好,当时定城市的时候,她觉得除了北上广,杭州是首选。

  这个朗读亭是一个精美的电话亭,你想为谁读一段什么,就可以在里面录音,所有的视频都会上传到《朗读者》的制作团队,会在里面选择特殊的朗读者,可能会出现在节目当中。

  《朗读者》在线上和线下都设计了不同的朗读活动。线上叫作“为TA读”,线下有开往各大城市的“朗读亭”。朗读亭抵达杭州后,从2月17日到22日在塘栖古镇、杭州图书馆、城市阳台、西湖景区、浙江大学、浙江图书馆流转。

   (感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卢竹音、朱关先、梅跃进老师对本次报道的支持)

                      (作者系《钱江晚报》记者;本文摘编自《钱江晚报》)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罗锦鳞:东西方戏剧的融合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