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艺动态

浙艺大讲堂第五期 | 伍国栋:江南丝竹的乐社传统

出处:科研处  文字:民间文艺研究中心 图片:许杭镔 编辑:王玲瑛  时间:2017-06-22
字体:放大 缩小

为庆祝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沈凤泉江南丝竹音乐研究中心”成立,浙艺大讲堂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伍国栋、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郭树荟作江南丝竹专题讲座。

6月20日上午,由伍国栋主讲《江南丝竹的乐社传统》。伍国栋研究员是我国著名民族音乐学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我国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带头人,他对学科及理论队伍建设一直起着学界公认的领军作用。他在学术上重视音乐学与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等人文学科的结合,强调田野调查和社会音乐活动实践,积累有较丰富的实地考察经验和较深刻的社会音乐实践感受。研究领域涉及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中国传统音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等多方面。代表著作有:《白族音乐志》、《中国民间音乐》、《中国民族音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江南丝竹:乐种形态与乐种文化的综合研究》等。

伍国栋首先跟师生们聊起了他与江南丝竹的渊源。他从小学习二胡、笛子,我国笛坛宗师、我院教师赵松庭先生是其崇拜对象之一。他谈到江浙地区是民族器乐的富矿、人才辈出。随后,伍国栋阐明了“江南丝竹”是中国民族器乐丝竹乐类型中最具影响和代表性的乐种之一,主要流传于上海、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地区(沪、宁、杭),历史上称为“丝竹”、“细乐”、“清音”等。自20 世纪50 年代起,这一文化历史渊源久远、 艺术风格鲜明独特的丝竹乐种类,被专业音乐工作者在“丝竹”称谓前冠以“江南”之名,“江南丝竹”遂成为这一地域民间丝竹音乐的专称,作为环太湖地区(“长三角”地区)传统音乐的标志性乐种,开始为民族器乐界和中外传统音乐学家广泛关注。

伍国栋指出,明清至民国初期,呈现在环太湖地区社会音乐文化生活中的“乐社”传统,是一个兴衰更替、起伏绵延的动态发展过程,其时代变迁的文化遗存和乐人流向,使其文人化、雅集式的传统流寓和传承至今成为整个环太湖地区丝竹音乐构成空前发达的艺术摇篮。讲座围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繁盛、时尚的“家乐”蓄养。家乐班是指非官方乐部机构组建和非职业性艺人谋生组建的由私人家室蓄养的自娱性戏曲、歌舞班子。明清时期,无锡、苏州、松江以家乐班数量最多和分布最密集,在整个环太湖地区位居三甲;其次是浙江北部城镇地区和上海。因无锡、苏州等地私家乐班成员,常常被其他地区私家乐班纳为教师或主要成员,从而形成四方扩散、传承的放射性影响。

二、颇具“雅集”遗风的“堂名”班。“堂名”之称,含意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堂名”即各种殿、堂之名号。作为民间音乐会社组织形式的“堂名”,已是一种狭义专称。它专指环太湖地区各立风雅、吉祥“名号”,以清唱剧曲和兼奏吹打乐及丝竹乐为职业或半职业而生存于民俗活动中的民间音乐会社。堂名的兴起,可看作是明清家乐班生存和衰落过程中表现在文化层面上的一种衍变。

三、引领一代乐风的文人乐社。文人乐社,指活动于都市,组织成员以知识分子阶层为主,旨在娱乐、赏乐、修身养性和推广传统音乐文化的音乐会社组织。从其乐社活动所涉音乐类型对象区分,似可分为古琴乐社、剧曲丝竹乐社、丝竹乐社三种。

    讲座互动环节,听众提出了江南丝竹与十番乐之间的关系等相关问题,伍国栋研究员给予了详细解答,赢得了师生热烈又持久的掌声。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浙江省文化系统网络安全法宣传教育巡展活动走进我院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