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艺新闻

培根铸魂 守正创新 努力开创文旅融合培养新时代文艺人才新局面——浙艺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创作科研骨干座谈会

出处:宣传部  文字:吕清华 图片:江勇 编辑:马向东  时间:2019-03-15
字体:放大 缩小

 

 

3月13日下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创作科研骨干座谈会,集体重温新闻视频,解读原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的讲话精神。校党委班子成员朱海闵、黄杭娟、夏开堂、章轲、徐芳、沈军甫、支涛、王涛、马向东,副处以上干部、创作科研骨干代表等参加。党委书记朱海闵主持会议。

朱海闵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最新遵循和指导,我们必须学习好领会好落实好。她强调,总书记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意蕴、情怀、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也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构成了中国人特有的精神图谱和时代风貌。习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拥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的创作和研究就是要去反映这样的精神,抒写这样的情怀。要能了解现实、着眼需求、把握脉搏、感知巨变,唯有走到基层,走进生活,走入群众,跟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鼓呼;要走出“象牙塔”,发挥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包括校政行企的协同优势,注重提升育人质量,共同谱写教学科研、文艺创作、文旅融合的新篇章。最后,要建立一支能够担起引领人、教育人、激励人、感召人使命的文艺和社会科学研究队伍。落到自身,要修身立德,做一个明明德的人,以文载道、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

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杭娟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再次吹响了以文化自信为底蕴、以伟大灵魂和作品为动力,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的进军号角,也为我们向着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奋斗,努力开创文旅融合培育新时代文艺人才新局面指明了方向,鼓足了干劲。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的要求,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努力唱响艺术院校的时代强音,师生的创作、排演、服务社会都要积极反映这个伟大时代。习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在服务基层文化建设中,一方面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和民本情怀,另一方面也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校文艺创作开辟了广阔空间,提供了丰富的创作主题和创新灵感。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只有以“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作品,注重守正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党委委员、副院长章轲认为,在文艺方面,习总书记强调了与时代、与现实、与人民的关系。关系处理好了,文艺事业、文艺创作才有可能取得真正的繁荣。习总书记强调“出精品”,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勇气,树立精品创作的意识。文艺工作者要有情怀、有担当,讲格调、讲责任。在社科方面,习总书记强调要讲好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新时代有那么多创造性的、鲜活的经验、成果,要通过社会科学工作者来提炼丰富新时代的理论,同时又能指导当前中国的伟大实践。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让理论聚焦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凝聚人心这是社科界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要成为我校创作科研前行动力。广大教师尤其是创作科研骨干,要学深学透,用之于实践,指导创作研究,拿出好的作品、好的成果回报社会和人民。

党委委员、副院长支涛表示,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由我院和浙江小百花、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跨·越湘湖 ·开艺苑”文旅融合山水课堂暨小百花班招生校团政企合作新闻发布会在湘湖成功举行,浙江做客文化创意公司4家单位共同开启校团政企合作,充分秉承“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文旅工作新理念,展现了文旅融合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全新动能。水路实景表演和签约仪式两部分组成发布会本身就是对“文旅融合、山水课堂”最好的诠释,也充分展示了诗画浙江的魅力这次活动是在新时代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的一次全新尝试,充分体现了浙江文艺工作者“走在前列”的自觉,同时以此为契机开启的“山水课堂”让学生在自然中陶冶情操,精习技艺,锻造灵魂,在文旅融合中受艺、成长。作为文化文艺工作者,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深刻反映时代巨变,描绘时代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科研处处长、创作中心主任吴樟华表示,作为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学校创作科研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深深感到我们处在一个非常好的时代,从近年来创作数量看,我们取得了明显上升,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短板。习总书记的讲话更加坚定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在工作中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为学校的特色科研、精品创作,聚合力、补短板、强动力,努力打造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艺作品,为建国70周年,为学校的建设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实践,用浙艺成果弘扬浙艺精神。”民间文艺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史长虹谈到,“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从部门来讲,要为教职员工办实事、办好事,营造“多出、快出、出好成果”的学术氛围;“乘时代东风,与时代同行”,我们赶上了一个煌煌盛世,作品要加强原创、讴歌时代,要借鉴经验、加强总结;“重师德师魂,出精品力作”,要注重传承,做有温度的研究,用文化自信为文旅融合提振动力。

“哲学社会科学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社会科学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刘秀峰谈到,“这个问题也是信仰的核心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古人尚且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今天我们也要有为党立言、为民执笔、为国尽责的大众情怀,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戏剧系表演艺术教研室主任荆芳认为,创造出好的作品,必须要深入到生活,坚持学术交流和基层采风,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每年学生假期回来的作业是谈一谈家乡的变化,从孩子们反馈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祖国改革开放4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是我们原创作品《别样风采看浙江》的灵感源泉。通过教学融入到创作,创作一定要走进生活,作品一定要反馈给人民。“红色青春”为主题的创作采风,告诉我们要崇敬英雄、关爱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浙江本土文化的滋养,带给我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舞蹈系编导教研室主任包峥剡结合《凳之龙》的创作,围绕“文化自信”展开,从第一稿到采风到最后终稿的过程,阐述了时代与创作者、风格与创作者以及审美标准与创作者的关系。他表示,要深入民间、扎根人民,要融合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用艺术打动观众,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地创作,做有中国特色的作品。

“作为文艺工作者应该肩负起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音乐系青年教师王和表示,“脱离了人民的艺术作品不可能被人民接受和喜爱。音乐的确可以娱乐,但不等于只能娱乐,音乐更需要承担起它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文艺创新要下功夫,要积累,要靠细节打动人,真实、感人的细节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要认真研究、总结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传统音乐文化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今后我将继续坚持下去。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我校组织参加2019年全省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暨“清廉学校”建设推进会视频会议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