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艺动态

品味海丝起点多元古韵,感受禁毒先驱报国情怀——社会科学部赴福建开展研学活动

出处:社会科学部  文字:胡卓群  时间:2020-01-16
字体:放大 缩小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教党函[2019]90号)精神,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专项工作,社会科学部于近期组织教师前往福建泉州、福州开展“品味海丝起点之多元古韵,感受禁毒先驱之报国情怀”为主题的社会实践研学。

01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jpg


泉州历史悠久,曾是马可·波罗笔下“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刺桐港,是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全球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的古城。研学从参观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开始。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航海交通历史的专题性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中国海交史的展示中心和研究基地,在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发挥着作用。海交馆内设有四个展馆——“泉州海外交通史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馆”、“泉州民俗文化陈列馆”和“中国古代船模馆”,展厅中除了迄今国内发现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宋代古沉船及其大量伴随出土物外,还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古代商品,中国丝绸、陶瓷、茶叶,海外各国的香料、象牙、宝石,还有木、铁、石等材质古代锚具,以及数百方宋元伊斯兰教、古基督教、印度教石刻,160多艘中国历代黄河、长江等水域的代表性船模等,这些无不见证了泉州在古代作为世界第一大港的辉煌历史,再现我国古代悠久的辉煌海洋文化以及中华民族对人类开辟“丝绸之路”的伟大贡献。

02中国闽台缘博物馆.jpg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以反映祖国大陆(福建)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为主题的国家一级博物馆,该馆集收藏、研究、展示、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同时也是研究大陆与台湾关系特别是闽台关系的重要学术机构,在两岸社会、经济、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体建筑的入口门厅的火药爆绘壁画,高18米,宽9米,是著名泉州籍旅美艺术家蔡国强先生作品。他以中国人古代发明——纸和火药为材料,运用现代行为艺术演绎着海峡两岸亘古不变而又历久弥新的文化主题:同文、同种、同根生。展馆从地缘、血缘、法缘、商缘、文缘“五缘”阐述了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人民与台湾同胞一脉相承、手足情深、共建家园的历史事实。“海峡两岸本同根,血脉相亲一家连,一衣带水一线牵,两岸携手情更深!”闽台,永远是一家;闽台五缘,永不断绝……历史昭示人们,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永远不会阻隔,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


研学组还拜访了刚刚整修完毕重新开放的泉州府文庙。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形成于宋,完备于明清,接伊洛渊源,开海滨邹鲁,是传播儒学文化的中心,古代泉州历史文化的集中代表与思想呈现,也是古泉州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坐标之一,其规模居东南七省之冠,是泉州教育史的见证和象征,体现了泉州作为“文献之邦”的深厚积淀,是古代泉州文教昌盛、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具有历史人文价值和现代教育功能的双重意义。在新时代,泉州文庙受到高度重视和保护,成为海内外儒学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文庙边的茶馆,可以听到有着音乐活化石之称的南音。南音发源于泉州,用泉州闽南语演唱,是中原文化南渡并与闽南地方音乐融合的结晶,是我国现存最悠久的古音乐,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创作极富随意性,成为也是泉州千年文化脉络延续至今的鲜活典范。




研学组还参观了弘一法师纪念馆、泉州湾古船陈列馆、泉州李贽故居、德济门遗址等。“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泉州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瑰宝举世瞩目。漫步于中山路和西街,无论是具有闽南特色“出砖入石燕尾脊,红砖白石双破曲”的古厝,还是异域风情的骑楼式建筑,都透着浓浓人文气息和悠悠古韵,犹如畅游在历史的长河,感受着泉州的海丝荣光,折射出泉州开放、包容、多元的城市文明特质。


泉州如此多元而和谐共存的文化,在穿越一千多年的历史时空中,不仅扮演着中华文化向海外传播的桥头堡角色,而且始终以兼容并包的胸怀,把遥远的东南亚、西亚、非洲甚至欧洲多彩多姿的文化,带回中国大陆,担当起中外文明互通的双重使者。201310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的演讲中首倡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描绘合作共赢美好蓝图。历史的积淀与现实的机遇相碰撞,必将给这座文化名城注入新的活力。泉州再次勇立潮头,积极谋划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重塑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城市品牌和软实力。今年,泉州有望成为我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城市和充分展示海上丝路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未来,泉州还要打造推动海丝海陆统筹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面向海丝民营经济开放创新的重要门户、促进海丝多元文化交流展示的重要纽带、增进海丝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在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17林则徐纪念馆合影.jpg


依依不舍告别泉州,研学组马不停蹄来到第二站福州。福州,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名城,“因州北有福山”而得名,又因900多年前这座城市遍植榕树,多了个“榕城”的美称。福州的名片就是三坊七巷,是林则徐、严复、林觉民等人的故居,“一座三坊七巷,半部明清历史”,那一条条幽长弯曲的深巷里隐藏着深厚的文化。

19参观林则徐纪念馆.jpg


研学组径直前往澳门路上的林则徐纪念馆,结合研学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林则徐虎门销烟如雷贯耳,还真不知道林则徐是道地的福州人。林则徐纪念馆入口高大的牌楼式大门墙气势恢弘,门口的一对石狮互相拱护,栩栩如生。展馆分别布置了“矢志报国的闽都赤子”、“清正务实的社稷名臣”、“放眼世界的左海伟人”、“举世共仰的禁毒先驱”、“抗敌御侮的民族英雄”这些主题的五个展厅。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重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次禁烟斗争的林则徐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位民族英雄马克思曾在《鸦片贸易史》中写到中国政府在1837年,1838年和1839年采取了非常措施,这些措施的顶点是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和按照他的命令没收、焚毁走私的鸦片”。跟随讲解员的步伐,研学组也更深入地了解林则徐官清廉的形象,“宠辱坐忘”的豁达,关心民瘼、发展经济、兴修水利、绿化环境的执政理念,孝敬父母、挚爱妻子、严管子女的品格,以及乐善好施、急人之难的良好家风。林则徐的一生坎坷不平,跌宕起伏,他是深受海外华侨乃至外国民众心中景仰的楷模,他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爱国情怀!

不久前《习近平在福州》一书发表,认真研读此书,我们了解到习书记在福州和省里工作期间,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提出了许多富有远见的思想和观点1990618日,习书记到福州任职后不久,就到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检查工作,了解遗迹的保护情况。此后连续几年,他都参加并主持林则徐遗迹修复和保护工作的专题会议,给予指导,推动工作开展。199563日,为纪念林则徐虎门销烟,习书记亲自参加了福州林则徐铜像揭幕仪式,还发表了重要讲话。两个多月后,习书记于824日在福州市纪念林则徐诞辰210周年大会上再次发表重要讲话,系统论述了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明确提出要继承、发扬林则徐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气贯长虹的民族正气,学习他清廉刚正的高尚风范,学习他开眼看世界的开拓精神。习书记到中央工作后,在中央党校和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多次谈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名言,并把它誉为林则徐的报国情怀习书记对林则徐遗迹的保护和宣传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研学在学习《习近平在福州》中结束。

本次研学活动由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和浙江省名师工作室专项资助,旨在厚植思政教师爱国情怀,开拓新视野,增强思政教师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今后社会科学部将继续开展研学活动、校际交流、专题培训,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心灵感受美好生活,用理论滋养初心使命,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教师队伍,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立德树人。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文化管理系召开2020年工作布置会暨陈子达老师荣休欢送会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