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艺动态

以舞载道传承经典——舞蹈系《舞团建设及师资提升》项目专家授课汇报举行

出处:舞蹈系  文字:潘艺鑫  图片:潘艺鑫  编辑:杜俏俏  时间:2021-07-02
字体:放大 缩小

6月28日,舞蹈系2021年校级教改建设重大项目《舞团建设及师资提升》中的专家授课环节汇报审查在4405教室举行,校党委委员、副院长支涛,浙江省中青年导演团队导师、研究馆员施国庆,浙江歌舞剧院一级编导邵仲凯,系部领导班子和全系教师参加。

6月18日至28日,浙艺78届校友、中国古典舞代表作《黄河》的主创、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资深教授张羽军回到母校,为2016级中国舞班指导、排练舞蹈剧目《黄河》。该剧目于6月17日被评为全国文化艺术职业院校和旅游职业院校“学党史 迎百年”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当晚的汇报演出,同学们将精神、动作和音乐深度融合,极具感染力的表现赢得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收获了阵阵掌声。在第一乐章中,男女集体舞表现了水波、船夫、大浪、表现了冲破激流、闯过险滩、登岸远眺的形象。在第二乐章中,双人舞的表演象征了黄河儿女对母亲纯洁、神圣的感情,也象征了中华民族刚柔相济、宽厚博大的精神。第三乐章中,一组带着无限惊恐和承受深重苦难的女子四人舞和男子四人舞相继出现,展示了生活在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的痛苦与煎熬及对光明的期盼。第四乐章“保卫黄河”的号角吹响后,一男子冲锋陷阵般指引大家凝聚在一起,无数双手臂伸向空中,以此为无声的誓言激发战斗的豪情。男女演员铿锵有力的动作,三人舞、四人舞舞台调度的错落衔接,极力烘托出黄河儿女的誓师之态,也象征着怒吼的黄河之水奔涌势不可挡。

张羽军对每一个细节进行了严苛的打磨和雕琢,首先是对音乐的理解,他要求学生们把4个乐章的所有音符都唱出来,对舞蹈动作的运动轨迹、两个舞姿之间的衔接、气息的控制和精神状态的呈现等细微处,他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思考动作所要表达的思想精神,再进行一遍又一遍的修正。他说:“《黄河》是没有过多修饰和包装的舞蹈剧目,主要靠演员极具感染力的舞姿来传递精神,所以每一个动作都要带着思考和情感去做。”

项目负责人孙延泽说,张羽军老师将讲解《黄河》的创作过程和严格打磨每个细节相结合,短短的10天时间,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思考力和感受力,懂得如何用身体来表达中国精神,这是我们的项目在专家教学阶段最大的收获。

叶禾同学表示,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授课期间,张老师反复强调了节奏韵律和舞蹈动作相融合的重要性,要在该爆发的地方有力量,在该温柔的地方放缓慢,每个动作的节点都要精细到毫厘之间。

金成柯同学表示,张老师的耐心、细心和对我们的严苛让我受益匪浅。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直击心灵,传递中国精神,我想这就是不需要任何华丽修饰的《黄河》能成为经典的原因吧,因为黄河两岸的老百姓就是这样朴素、真实,张老师也是如此。

汇报现场

教学现场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持续深化校企融合,着力推进协同育人——舞蹈系组织第二届宋城订单班赴企业参观学习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