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浙江首度举办文物行业职业技能选拔大赛
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11月29日电(冯源 方雯静)无论是金属质还是陶瓷质的文物,或者是纸张文物,文物修复师都能将其“妙手回春”。11月27日至28日,2024年浙江省文物行业职业技能选拔大赛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举行。这也是浙江首度举办文物行业职业技能选拔大赛。
图为大赛现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供图
大赛由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总工会主办,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承办,设置金属文物修复、陶瓷文物修复和纸张文物修复3个竞赛项目。来自浙江各地的30位年轻的文物修复工作者齐聚一堂,一展技艺。赛程分为理论考核和实操比赛两个部分。理论考核的内容主要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以及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文物保护常识及病害识别能力、处理办法等。实操比赛则不但需要选手完成器物修复,更要做好修复记录,完成修复方案与修复档案,主要考核的内容是选手们对器物病害认识,以及器物修复主要工序等。
图为大赛现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供图
大赛还举办了文物修复与保护利用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和论坛。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郑建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原秘书长詹长法,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副主任贾文忠,浙江省古迹遗址协会副会长黄滋,分别围绕“浙江省文物建筑维修的实践与思考”“新时代文物保护修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与策略”“文物修复与保护人才全链条培养模式思考”“南方地区文物保护”主题进行主旨发言,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共话文物修复与保护利用和文物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图为大赛现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供图
28日成立的文物修复与保护利用产教融合共同体由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和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共同发起,联合了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大足石刻研究院、云冈研究院、龙门石窟研究院、浙江省博物馆、良渚博物院等国内40多家文博机构和企业,旨在不断完善文物修复与保护人才培养体系,保持原有可移动文物修复人才的培养优势,同时重点做好南方地区古建筑保护与修缮人才培养,并依托共同体成员单位形成多方参与、协同合作的教育教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