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06月 2021

扎根基层,找苦吃 ——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有感

在学校的号召下我阅读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这是一本以“当事人讲当年事”的形式,全景展现习近平同志在从政不同时期与青年大学生交流交心交友的故事为主的采访实录。认真阅读完了25篇访谈,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的重视关怀,我仿佛与“60后”“70后”“80后”“90后”的大学生们共情,同时被习近平总书记的...

查看详情

15

06月 2021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个不善言辞、做事低调、聪慧朴实且踏实勤恳的人。在我的记忆中,父亲的朋友们总是亲切地唤他“猫熊”。这个称号从何而来?据姑妈说,因为父亲善走山路,脚程很快,人不仅机灵,还有一双大眼睛,于是大家就亲切地叫他“猫熊”。这个称号很快就被叫开,在当时的浙南游击纵队中,但凡听闻我父亲的人都知道“猫熊”这个称...

查看详情

02

06月 2021

写诗即是记录灵魂,他在写诗的道路上一直是追风少年……

“我梦见我在无边的田野,影子浮起暗香,太阳在回首的刹那,给鲜花讲述古老的童话……”这是我校文化管理系2020级文创班蒋仕杰创作的诗句。5月,他出版了人生中第二本诗集《水月》。书中收录了他创作的一百多首诗歌,记录了他朴素的生活、乡村的诗意、旅途的风景和人情的冷暖。他说,他写诗的情感是朦胧的,总是浮现出画面感,...

查看详情

31

05月 2021

2021年阿尔山乡村墙绘作品

(作者系美术系师生)

查看详情

31

05月 2021

梦里再回红船

已记不清多少回 梦里与你手相牵 今晚月明夜 你又走进我的梦里 与我心相连   你的模样虽然看过无数遍 却总也看不倦 你的声音听过无数次 却始终心心念念   中华五千年 几多沧海桑田 一肩明月一肩风 你把重任扛在肩 把中华振兴使命揽在前   一艘红船 驶出了天地的黑暗 一艘红船 向世界开辟了民族振兴的样板   船上的人 是最美...

查看详情

31

05月 2021

横批:隆亩平天 (沉痛悼念袁隆平院士)

上联:听,湘江波涛一声声袁爺爺一路走好也么哥,惊天动地; 下联:看,华夏田亩亿株株稻禾禾亿顷超级呼尔嗨,廪足国安! (作者系我校退休干部)  

查看详情

31

05月 2021

梦想从温饱开始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那个从小在课本里出现的和蔼可亲的老爷爷,那个喂饱了中国十几亿人的老爷爷,他走了!全国悲痛! “我有两个梦,一个梦是超级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接的籽有花生那么大,叫做禾下乘凉梦。”“一粒粮食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

查看详情

31

05月 2021

浮生略记

许久以前我看过一个德国电影《当樱花盛开》。电影讲了一对恩爱的夫妇,男的上班下班,女的相夫教子,几十年也就这样过去了。直到老太太去世后,她的家人才知道年轻时候的她痴迷于日本舞踏,原本她想成为一个舞蹈演员。他们一直看到的只是一个关心油盐酱醋的妈妈和妻子。可能好多人都这样,一不小心就活成了另外一个样子。...

查看详情

29

05月 2021

回望来时路,每一步是否扎实——音乐系首届教师专业技能考核有感

       为期一周的音乐系首届专业技能考核于5月28日晚落下帷幕。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接受了这次考核的同时,还观摩了其他专业的考核过程,有些感想不吐不快。       参加本次考核的教师年龄限制在48周岁以下,这个年龄段的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也是家庭的支柱,繁忙是一种常态。能够在教学和其他工作之余,用认真的态...

查看详情

21

05月 2021

为平凡人生写满鲜艳注脚——探访一位八旬老党员

建党一百周年临近之际,我们探访了一位从红色激情岁月中走过来的最可爱的人。 在哪里?一个很普通的社区,一样的鸟语花香,一样的喧嚣热闹。走过这里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一隅隐藏着一位不同寻常的人物。 这位最可爱的人姓陈,名叫陈永龙,1940年出生,南京人,他1958年入伍,参军28年,1986年退伍,1966年入党,党...

查看详情

15

05月 2021

风狮爷之谜

作品荣获第五届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浙江赛区三等奖 (作者系美术系教师)

查看详情

15

05月 2021

现状(于首都机场)

等待起飞 尖刺伸入苍穹 只需一声号令 就可拔地而起   或许等待太久 肉身开始沉重 梦想也活成笑话   流言覆盖流言 心迹镌刻心迹 独剩一根尖刺 孤独刺向苍穹   空无的宇宙 我就是你的夜归人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师)  

查看详情
共 1740 条记录 共 145 页 当前处于 19/145 页 12条/页 转到